
古語有云:“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從紙質文件的“鐵柜鎖鑰”到智慧“加密防線”,從“物理隔離”延伸至“數據安防”,保密形勢要求正隨著時代變化不斷被重新定義。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條例順應時代變化浪潮,促推保密工作走向更精準、更智能、更科學的新階段,為國家安全筑起一道堅實防線。
強化制度規范 |
——明確定密權限。《保密法》進一步建立完善了定密責任人制度,把“機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明確為定密責任人,有利于明確定密責任,限制定密權限,規范定密行為,是保密工作“權力入籠”的生動實踐。
——優化密級管理。《保密法》細化“絕密、機密、秘密”三級體系,明確“保密事項范圍的確定應當遵循必要、合理原則,科學論證評估”,要求機關、單位應當每年審核所確定的國家秘密,為保密工作裝上了動態管理引擎,讓保密工作更加精準科學。
——明確解密機制。《保密法》明確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自行解密。同時明確了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有效推動歷史檔案依法有序公開,推動信息資源依法合理利用。
順應技術發展 |
——加強信息加密。在《保密法》指引下,量子通信、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不斷應用到信息加密工作中,構建起集傳輸、存儲、使用的全鏈路加密體系,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支點,重構網絡空間主權內涵,保障數字安全基座穩定,信息安全邊界愈發穩固。
——加強載體管控。《保密法》要求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明確了國家秘密載體從制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保存、維修到銷毀的全周期管理要求。在《保密法》指引下,射頻識別技術、防復印技術、量子加密技術等涉密載體管控技術不斷普及,為保密載體管控插上了技術的翅膀。
——加強空間防護。《保密法》要求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要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設備。在《保密法》指引下,用于保護國家秘密的安全保密產品和技術持續迭代升級,國家秘密存儲空間更加安全,護密屏障越發堅實。
完善治理體系 |
——完善職責體系。傳統保密職責主要集中于政府機關?!侗C芊ā穼氖律婕皣颐孛軜I務的企事業單位納入責任體系,在主體拓展的同時動態適配權責、分級分類管理,保密全鏈條下穿透式追責,讓法定責任貫穿保密全流程。
——完善監管機制。《保密法》明確設區的市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建立保密風險評估機制、監測預警制度、應急處置制度,機關、單位應當建設保密自監管設施,及時發現并處置安全保密風險隱患。
——推動全民共治。《保密法》授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組織開展保密宣傳教育,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通過宣傳教育推動形成“人人有責”的群防群治保密新格局。